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期刊杂志 > 正文

《商业文化》简介 综合性文化财经月刊

时间:2022-01-13 17:37:24 来源: 评论:0 点击:

  《商业文化》杂志系中国商业联合会主管、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主办、商业文化杂志社出版的国家级期刊媒体,是面向海内外工商界的综合性文化财经月刊。杂志致力于经济,商业,管理类学术理论探讨与交流。杂志为中国期刊增建全国百家期刊阅览室指定赠送刊物,《全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知网(CNKI)收录期刊,是国内首家以文化的视角透视商业社会的高端杂志、南方航空机上指定读物。
  
  目录
  
  1简介
  
  2特色
  
  3主要栏目
  
  4投稿要求
  
  5目录参考
  
  6期刊查询
  
  7含意
  
  ▪定义
  
  ▪传统文化
  
  8基本任务
  
  ▪商业精神
  
  ▪商业制度
  
  ▪商业道德
  
  ▪精神文化建设
  
  9文化起源
  
  10现代文化
  
  ▪商业精神文化
  
  ▪商品文化
  
  ▪文化
  
  ▪营销文化
  
  ▪商业伦理文化
  
  ▪商业环境文化
  
  11特色介绍
  
  ▪四种文化
  
  ▪两种导向
  
  ▪两种风格
  
  ▪典型城市
  
  简介
  
  《商业文化》
  
  商业文化杂志封面
  
  商业文化杂志封面
  
  主管:中国商业联合会
  
  主办: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
  
  出版:《商业文化》杂志社
  
  国内统一刊号:CN11-3456/G0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6-4117
  
  邮发代号:82-42
  
  出版地:北京
  
  国内发行:北京市报刊发行局
  
  国内订阅:全国各地邮局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国外邮发代号:BM1414
  
  出刊周期:半月刊
  
  出刊日期:每月10日
  
  印刷:北京博海升彩色印刷有限公司
  
  售价:20.00元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特色
  
  杂志自1994年创刊以来,一直致力服务中国企业,是传播文化经济信息、展示商业模式、提升企业品牌形象、推广产品市场的有效桥梁和纽带。
  
  杂志方向:以文化的视角透视商业社会
  
  读者定位:工商界人士及社会财智群体
  
  杂志口号:商业社会的文化笔记
  
  主要栏目
  
  商业文化、商业广告、商业营销、商业环境、经管空间、财经视点、科教纵横、法学之窗、学术探讨、谈古论今、三农问题等
  
  投稿要求
  
  1,文稿应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书写工整规范,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
  
  2,问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问题不多于20个汉字。
  
  3,文中尽量少用缩略语。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共知,也可不注其英文全称)。缩略语不得移行。
  
  4,电子稿件必须采用Word格式随邮件的附件发送sywhtougao@126。com,题目下须注明作者姓名,职务名称,单位,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并须注明:摘要,关键词。
  
  5,论文中如有计量单位,须一律用国际标准书写。
  
  6,论文字符数按每2600字内,两版不超过5200字制作,依次类推。
  
  7,文中如有参考文献,应依照引用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在右上角标出,并在文中按照引用的先后顺序标注出引用参考文献的作者名、引用文题名、出版单位以及出版日期。
  
  8,来稿确保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文责自负。
  
  9,请作者自留稿底,恕不退稿。
  
  10,论文发表后,赠送该期杂志一册。
  
  目录参考
  
  《商业文化》论文发表范例
  
  飞车抢夺行为的现状分析李文超
  
  对农村民主治理的反思陈凌曦
  
  王守仁心学思想形成浅析——王守仁个人心学体系的形成王通
  
  债权让与的基本理论结构陈坤
  
  浅析库恩的科学革命理论贾长伟,陈媛媛
  
  浅析西昌市建设国家森林城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陈开伟
  
  提高大学生就业率与就业力的途径童军武
  
  论"新医改"中的公共利益保障刘海霞
  
  论人的内在精神和谐对和谐社会构建的促进作用詹碧澄
  
  拓展电子商务专业实践创新能力探讨钟诚,罗小凤
  
  论物质单元陈国强
  
  发展粮食现代物流应做好六个结合赵洪伟
  
  解读房地产"国四条"李玉静,赵志静
  
  词典编撰中的词语释义规范分析孙乔,吴秀辉
  
  如何打造隐形冠军贾晶晶
  
  从莎士比亚的作品艺术浅谈"莎士比亚化"张扬
  
  对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的市场价值提升的探讨李俊佳
  
  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及其选择付静
  
  浅析对外直接投资策略吴月刚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对比分析刘小波
  
  浅析供应商对政府采购的监督——从供应商权利救济角度谈起于晓利
  
  浅析"有一居"酒店植长便利店式连锁经营扩张模式袁敏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赵晶
  
  谈隐性课程——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功能张青连
  
  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图书馆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曹秀芳
  
  帮助学困生克服心理障碍培养学困生健康学习心理的有效途径林荣花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民办高职高专学生管理工作——浅谈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的方法王亚杰,司东玉,高晓辉
  
  "神、形"兼备,寓教于乐——提高高校主题班会的实效性殷金桃
  
  浅谈如何提高英语阅读能力郭辉
  
  浅谈如何利用网络做好高校学生工作何艳
  
  注意:杂志目录仅供参考。
  
  期刊查询编辑播报
  
  新闻出版总署
  
  含意
  
  定义
  
  商业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是指商业文化是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中商品经济活动产生的特有文化现象,它是随着商品交换的产生而产生,与商业实践相始终,迄今已有悠久的历史。而作为现代的一个专门学科的建立,则还仅仅只有短暂的不到20年的时间,是一门很年轻的学科。
  
  传统文化
  
  早在先秦时期,随着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发展,出现了自由商人,以及洛阳、邯郸、长沙等著名的古代商业都市。至唐宋,我国商业进入了古代商业向近代商业的过渡时期,其重要标志是纸币的流通和对外贸易的崛起。元朝统一整个中国之后,使一度遭受战乱破坏的商业又有新的发展。据《马可波罗游记》,京都周围“约有城市二百,位置不等,每城皆有商人来此买卖货物,盖此城为商业繁盛之城也。”明清出现了近代资本主义商业的萌芽,富商大贾占有生产资料和资本,无产者只能出卖劳动力。这种情况,基本上延续到清末。
  
  古代中国,以农为本,把“重农抑商”作为治国方略,商业经济得不到自由发展,力量脆弱。近代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工商业备受压制。建国后的三个十多年间,在指导思想上把市场经济看作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特有的经济形态,陷入了理论误区。
  
  但尽管如此,我国人民在长达几千年的商业实践中,还是在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的同时,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商业文化,如爱国守法,重义轻利、诚实守信、克勤克俭,以及高瞻远瞩、重视人才、乐观时变等具有经典意义的商业道德观念和商业策略思想。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郑国商人弦高和奚施经营长途贸易,路遇秦军偷袭郑国。弦高急国家之所急,一面叫奚施火速回郑国告急,同时自己冒充郑国使臣,以私有的玉璧和十二头牛去搞劳秦军。郑国接报后有了充分准备,秦国只好撤兵。明朝著名徽商汪平生,“正德年间,岁大歉饥,蓄储谷粟可乘时射倍利”,但他“不困人于厄,悉贷诸贫,不责其息,远匠德之”。据《魏书?赵柔传》记载,一天赵柔与儿子一道上市卖犁,与一顾客议定换绢二十匹,顾客回住处取绢时,另一人愿用三十匹绢换犁,赵的儿子喜出望外,以为可以轻而易举地多赚十匹绢,而赵柔却坚决谢绝,他说,“与人交易,一言便定,岂可以利计心。”《太平广记》则记录了一个反面的事实:某年大旱,数月无雨,庐陵商人龙昌裔囤米千斛,待价而沽,又撰祷文,求神一个月内不要下雨。这个没良心的奸商在回家的路上就被雷电击死,人们还发现了他的祷文。龙氏不但自身死有余辜,成为千夫所指,而且连儿孙的功名也被革除。诸如上述事例,史不绝书,是我国古代传统的商业道德、文化的生动写照。
  
  一切文化都具有历史的传承性。今天社会主义的商业文化,是我国古代商业文化的合理继承和发展。上世纪80年代,随着国际范围内现代市场经济的加速繁荣和竞争,西方经济学家首先注意到必须从文化层面来寻找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深厚动力,提出了建立企业文化的历史性命题。在这样的理论氛围中,我国也极力提倡建立商业文化学,引起了商业企业界、商业理论界人士的普遍重视,全国兴起了商业文化热。于是商业文化作为一门边缘性和综合性的学科,逐步形成。它产生于商业企业管理学与文化学科三间,又融入了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美学等多学科的相关内容,从而构筑了一门新的学科。
  
  基本任务
  
  商业精神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首先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因素——人。商业企业必须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做到人尽其能,人尽其用。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商业是社会服务行业,必须要求每个员工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并以奉献精神作为理想的人格追求。要确立依靠自身能力和优质服务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价值观,从而消除不正常的权力价值观、金钱价值观和关系价值观。员工奋发昂扬的精神状态是一种伟大的整体力量,当他们把个人溶于集体之中,并感受到现代化目标鼓舞的时候,就能形成统一协调、励精图治的自觉行为,在企业内部和外部,树立起以文化制胜为特征的精神风貌。现代商业,与其说“利润至上”,还不如说是“员工至上”。利润源于员工的精神;员工的精神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塑造以人为本的商业精神还应包括天经以义地理解、承认并保护员工合理的个人利益,即所谓“现实的人性”的需求。否则,高谈阔论现代商业精神,将成为空中楼阁。
  
  商业制度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也是法制经济。商业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不能不强烈呼吁全社会共同建构起一个公平的竞争机制和环境。这一机制与环境的建构除了有赖于政府法律、法规外,另一个更具实践意义的却是商业企业“自我”的制度建设。事实表明,许多违法经营活动的发生,假冒伪劣商品的泛滥,源于无法可依的较少,而出于有法不依的却甚多。由于受儒家传统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在商品交中趋向于重“情”而轻“法,缺乏强烈的契约精神。如果说,这种观念在历史上曾有过积极作用的话,那么,在今天的市场经济中则必须予以改造、更新,代之以法律上、制度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以促进商品交换的正常运作。
  
  商业企业制度建设的另一层面是强化企业内部员工的行为规范,如劳动纪律、奖惩办法、民主监督制度等。笔者曾目睹这样一件事:一位顾客拿着一根“新开河参”去几家药店要求切片,均遭拒绝,理由是该药不是他那里售出。最后,顾客走进了一家其貌不扬的“老”字号药店,主人不但热情接待,帮助加工,而且不收分文加工费,因为这是该店祖传的规矩。这家药店所以生意兴隆,同这一“规矩”不无关系。
  
  商业道德
  
  商业道德的核心是义利关系问题。有一种历史性的观点认为,“儒为名高,贾为利厚”,读书人追求的是“义”,商人追求的是“利”。不可否认,商人“重利轻义”、“见利忘义”,乃至“利令智昏”的现象屡见不鲜。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更是登峰造极。诚如哲人所揭示的那样,早期的商业资本家,在追求50%的利润时,就会铤而走险,而为了100%的利润,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为了300%的利润,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着绞首的危险。所谓“无商不奸”的说法即由此产生。在社会主义商业道德建设中,毫无疑义地必须坚决消除唯利是图的腐朽的商业道德观的恶劣影响。
  
  义,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道德规范之一,古往今来,许多商人都恪守着“仁中取义真君子,义中求财大丈夫”、“诚招天下客,义纳四方财”、“利以义制,名以清修”、“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等高尚的道德信条。这种“以义取利”的经营之道,为他们赢得了美好的商业信誉,也为他们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在今天仍有不容忽视的借鉴意义。同时,也必须看到,我国积淀于封闭式农耕经济基础之上的商业道德,具有明显的保守性的一面,儒家津津乐道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思想,无疑地是对“利”的普遍否定。这种观念与现代“左”的思潮的结合,有着很深刻的社会影响,以致令人“谈利色变”。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商业道德,必须坚持“义利一致”的原则,充分肯定经商获利,发财致富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道德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商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以上仅仅是对其大意的概述。商业文化建设的内涵极其广泛,亟待有识之士深入研究。
  
  商业文化不是孤立的文化形态,它与社会的政治、法律、经济存在着互相渗透、互相制约的关系。我们期待着通过对商业文化建设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探讨,把社会主义商业办成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阵地,开创社会主义商业的新局面。
  
  文化起源编辑播报
  
  商业文化源于商品交换。我国人民在长期的商业实践中
  
  形成了富于民族特色的商业文化,如商业精神文化,商品文化,品牌、商号、商标文化,营销文化,商业伦理文化,商业环境文化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商业文化建设主要包括塑造优秀的现代商业精神,建构完善的商业制度,弘扬高尚的商业道德三个方面。
  
  现代文化
  
  我们所说的商业文化,是指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现代特色的商业文化,主要由如下内容构成:
  
  商业精神文化
  
  王府井商业文化节
  
  王府井商业文化节
  
  任何商业企业或从商者个人,在商业实践中都必然遵循着或表现出一定的价值观念、精神风貌和思想境界。它与人的世界观、人生观紧密联系,高尚的精神文化一旦升华为商业活动的最高准则的时候,就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商业的精神文化的本质是精神,是一种深入人心、坚定不移的信念,可以表述为一项原则、一句口号、一种信条等等,还可以借助“厂歌”、“店徽”等形式使之具有听觉、视觉的识别效果。商业精神文化的巨大意义在于对外树立美好的社会形象,从而强化竞争能力,对内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员工凝聚力和创造智慧。
  
  商品文化
  
  凡成功的商品,都应有一定的文化内涵,甚至可以展示民族的文明水平、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常表现于商品的质量、外观、名称、包装等许多方面。有一种专供老人搔挠痒处用的状如微型小手的竹制品,本来俗名叫“痒痒挠”,后来有的商家把它改称为“孝子手”,文化韵味大不相同,销路大增。时下,不少古代文学名著的封面被出版商设计成红绿蓝紫、花里胡俏、俗不可耐。这是部分图书商品外观文化品位低下的突出表现。归根到底,商品属于人民。但商品的功能千差万别,消费者本身的需求同样千差万别,商品文化如何实现雅俗共赏,并积极引导消费者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的确是一件必须解决而至今未能解决好的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
  
  文化
  
  我国素称文明礼仪之邦,人与人之间历来怀有良好的愿望。这种文化意识必然要体现到商品品牌的确定、商号的命名、商标的设计等方面中来。按传统习俗,品牌一般选用具有美好的形象色彩和感情色彩的事物名称或文字,有时还考虑商品的功能、特色等因素。前者如“绿叶牌衬衫”、“小白兔儿童牙膏”、“金星电视机”等;后者如“狼狗牌保安门锁”、“无敌牌蚊香”等。商号、店铺的命名重在体现吉祥、顺利、发达之意,如“泰兴”、“顺达”、“恒源”等。传统的中药行业的商号名称尤其有浓厚的民族文化意蕴,“普济”、“延龄”、“益寿”、“回生”等店名随处可见。商标作为商品的图案或文字标识,与品牌紧密配合,体现了同一的文化内涵。一切殖民化、封建化、粗俗化的品牌、商号、商标都必须予以排斥。
  
  营销文化
  
  商业的根本任务是实现商品交换。营销是联接生产与消费的纽带,是系列性商业活动的中心环节。从直观上说,营销文化指橱窗艺术、柜台艺术、广告艺术、展销艺术等;从内涵上说,则包括经营意识和商业哲学。文明、健康、优美的营销文化可以“创造顾客”,给商业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回报。所谓“一样货,百样卖”,说的就是商业员工在营销文化方面所达到的境界的差异。日本东京一家公司的员工向一美国顾客售出一只不合格的索尼唱机,发现后,为对顾客负责,先是找遍了东京几十家旅馆,最后才发现顾客遗忘在旅馆里的一张他的住在美国的父亲的名片,接着一连向美国拨通了三十五次加急电话,终于找到了这位住在东京的顾客,并在五分钟内登门送上新唱机,还赠蛋糕一只、毛巾一条、唱碟一张,表示歉意,又向顾客宣读了公司的事故记录。这家公司全体员工的营销意识不愧为商界楷模。
  
  商业伦理文化
  
  商业活动中,商业员工与顾客的关系是第一位的,而人与商品的关系是第二位的。因此,伦理文化也叫公关文化。无论是传统商业还是社会主义商业,都必须珍视对人的忠诚、关心和尊重。一些商业企业提出的“七声”、“五要”、“四不”的文明用语规范,正是社会主义商业优秀的伦理文化的体现。“七声”指营业员从开始接待顾额到最后送别顾客,应有招呼声、介绍声、唱款声、解惑声、回答声、感谢声、道别声。“五要”指员工对顾客说话要殷勤体贴,要讲究分寸,要音量适当,要准确简炼,要尊重人格。“四不”是不强词夺理,不伤风败俗,不含糊敷衍,不讽刺挖苦。
  
  商业环境文化
  
  广义的商业环境包括城市的商业建筑、商业设施,以及整个社会影响商业活动的环境氛围。狭义的商业环境指店堂的设计、配套服务达到的水平。购物环境设计巧妙,色彩协调,令人赏心悦目;商品展示合理,价格标注清晰,顾客选购方便,这些都是商业环境文化必须关注的问题。
  
  我国的商业文化科学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诞生,并日趋完善,标志着我国商业建设从技术中心、商品中心、利润中心向文化中心的转轨。我们有理由预料,这一转轨的结果,将使我国商业形态及其理论发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变革。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商业文化建设呈现出良好态势,许多工商企业已深知,商业文化是从更深层次提高服务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实践中,它们不但努力开发自身的文化潜力,并且还积极引进外部可资借鉴的先进经验。但是,从总体上说,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大潮的客观需要。如泛市场经济观念的抬头,公平竞争机制的不完善,“以顾客为上帝”的服务意识的不到位,以及制假售劣,唯利是图等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商务活动中,成为现代商业文化建设的消极因素。应当说,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中,出现上述情况,并非完全不可思议;然而,换个角度考察,却正好说明加强社会主义商业文化建设的迫切性。
  
  特色介绍
  
  四种文化
  
  全球有相当一些文化中有恪守时间的习惯,其他一些文化中则对时间、计划很随意,他们更关注自己周围的人。因此,恪守时间的人们认为不遵守时间的兄弟姐妹们懒散、无组织纪律性、粗鲁,而后者认为前者由于受时间限制而自大、武断,这样冲突就产生了。
  
  感情外向的人与相对含蓄内向的人的交流方式不同。不管他们在用语言或者非语言交流,这些都是事实。外向和内向的差别产生了一条巨大的交流鸿沟,这在绝大多数的国际贸易书籍中都未被提及。
  
  两种导向
  
  这是全球商业文化间的鸿沟,生意导向型的人们主要以任务为导向,而关系导向型的人们则以人为导向。当然,无论在哪里做生意,关系都是重要的,但是,这有个程度的问题。例如,生意导向型的人们需要懂得在关系导向型文化中,谈判前你需要做到友善、和蔼。
  
  不了解这些差别的生意导向型的推销员,在努力与关系导向型的潜在顾客做生意时,往往就会出现一些冲突。许多关系导向型的人们发现生意导向型的人们有进取心、好胜心并且个性率直。相反,生意导向型人们有时也觉得他们的关系导向型的伙伴办事拖拉、态度暧昧、难以理解。
  
  两种风格
  
  当来自相对自由平等文化的推销员跨越文化与更正式的等级社会的伙伴交流时,也会产生一些问题。微小的随意性就会触犯等级文化的地位高者,正像正式文化的人们的地位意识可能会冒犯非正式文化的人们对平等的敏感一样。
  
  典型城市
  
  泉州、苏州、潮州、温州四城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也在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史上留下浓重一笔。它们分别是古代闽南、苏南、潮汕、浙东四个著名商帮核心区。泉州:爱拼敢赢兼容开放
  
  泉州商人是古代十大商帮之一——闽南商帮的核心代表。敢想、敢拼、敢赢、敢为天下先的闽南精神,伴随着泉州商人从故乡发展到他乡,从历史繁盛到现代。
  
  温州:经世致用利义并举
  
  以温州为中心的浙东商帮,在发展境遇上和泉州有诸多相似之处,同时也有自身很鲜明的特色。就相似性而言,温州商业的发展同样源于传统“农耕经济”的不足,同样具有外向型海洋精神。但温州商业最大的特色还在于形成了以永嘉学派为代表的“经世致用”“利义并举”的思想。
  
  潮州:出洋经商讲求实效
  
  潮州历史上是粤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商业发展道路上,相对于闽南商人由对外贸易起步到海内外商贸并重的过程,潮州商人更加倾向于出洋经商,在异国创业,形成外重内轻的特点。
  
  苏州:格物致知精致均衡
  
  和闽商、浙商和潮商比较,苏商有着太多的不同与差异。由于江苏自古以来经济发达,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在此出身的苏商,形成了不愠不火、稳重踏实的行事风格。苏商历来强调格物致知、精细作业,主张货殖为急、时任知物、实业为主、商贸为辅。

相关热词搜索: